我的设想老师讲故事
每天要讲一个不超过五分钟的故事,这个设想在去年创建班级小报的时候就开始萌发了。但是因为班级小报刚开始开办,自己也找不到方法到底该讲什么故事。 思考,我到底该给孩子讲些什么故事呢?自己又该看些什么书呢?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。 偶尔间在杂志上读到贾志敏老师的国旗下讲话的那些小故事,我的脑海里突然有了,原来故事还可以是我们自己写的,原来故事就在我们身边。这时候,在《小学语文教师》上,看到了介绍谈永康老师的课堂讲故事一书,于是兴奋的跑到邮局邮购一本。 2月开学初匆匆过去了。我有意无意的拿读者上的故事给他们读一读。记得第一天读的应该是《读者》上关于《尊严》故事。那天孩子们听的特别认真。隔了一天,我又拿着《少年文摘》给孩子们读了《法国的公交车》的故事,讲述一个大学生在法国因为逃票而在整个欧盟找不到工作的故事。后来陆续又讲了《读者》上的《任何理由不是借口》。 3月开始,有时候我会忘记隔夜准备好那些小故事。孩子们就会在第一节课的时候和你讨,老师我们要听故事。没办法,我只好把自己脑袋里的故事叙述出来。三月初,我记得我讲的是北京升起仪式后的卫生,和日本的卫生情况。那个故事讲完后,反正当天班级卫生是极好的。 3月,第一单元的作文课开始了。于是我找来一些和写作积累相关的故事讲给他们听。和果戈里相关的《一份菜单的故事》,和李贺相关的《师囊》,还有《鹅卵石和钻石》的故事等。之后,检查采蜜本的情况比上学期好转了不少。采蜜本我向来不是很强求,作文靠积累,有些程度差的孩子,他们课外书少,阅读量低,语文感悟能力也不强,所以我允许一个到二个同学可以缓一天教。但那几天讲完故事,采蜜质量居然好了不少。 故事的力量就是这样潜移默化的。 比较遗憾的是三月前的故事,我一直未记录下来,三月后希望这些故事能一直被记录着,并陪伴着我们。 |